卧龙电气南阳防爆集团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崔培林 摄
我市致力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位居全省第一。图为焦唐高速与商南高速交通枢纽。 崔培林 摄
铿锵迈入2025年,放眼南阳大地,满眼皆是重点项目拔节生长、建设生产如火如荼的动人场景:
厂房工地热气腾腾,内乡县千牧制药项目、高新区镀邦光电产业园……一个个重点项目工地上,车辆穿梭、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焊花四溅,广大党员干部和建设者干在工地、拼在一线,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破土生长;
科技创新蓄势赋能,牧原实验室、张仲景方药与免疫调节等科研平台“多点开花”,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新质生产力正加快形成;
精准服务有力有效,各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聚焦企业用水、用电、用气、用地、用钱、用工等需求,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精力向项目集中、资源向项目集聚、环境为项目服务,有力推动了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我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纵深推进“五聚五提”工作总抓手,扎实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大力培育“7+17”产业链群。去年,1261个省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00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3.3%。绿色食品、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集群产值预计分别突破1700亿元、900亿元、850亿元,超硬材料、中医药分别跻身国家级、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省重点项目建设综合考评连续3个季度稳居全省第一,以实干实绩扛稳了“经济大市、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1月5日,我市举行第十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集中开工项目46个,总投资218.9亿元,涵盖先进制造业、重大基础设施、重点民生工程等领域,对于我市优化产业体系、提升基础能力、保障改善民生具备极其重大作用。
一声开工令,铿锵有力,振奋人心!这火热景象,正是我市坚持大抓项目的生动缩影。如今的南阳,处处可见生机勃勃的工地,处处都是拼搏实干的身影,接续建设的大项目、好项目,使产业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增强,产业串点成链、聚链成势不断加速。
鼓足干劲抓项目。去年,通过召开两次全市领导干部大会,明确了“建强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奔向新辉煌”的发展目标、“五聚五提”的工作抓手、“六个弘扬”的作风要求、“四个自觉”的干事保障,制定完善“五聚五提”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目标绩效考核奖惩办法,把项目建设摆在了更突出的位置,牢固树立起了大抓项目、狠抓项目的创业热情,励精图治、干事创业正成为南阳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全市党员干部自觉把项目建设作为高水平发展的强劲支撑,带头当好“操盘手”“急先锋”,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人人都是参与者、战斗员,对项目建设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坚持“三三制”,积极谋划一批、论证一批、建设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实项目。
一门心思谋项目。年末岁尾,召开专题会议,广泛听取各县市区、各市直单位工作,围绕国家战略导向、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南阳自身所需,聚焦产业培育、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积极谋划、储备一批具有基础性、引领性、支撑性的重点项目,做实项目库,提高成熟度,形成近期可实施、长期有储备、定期能滚动的良好局面。
一心一意争项目。向上,紧盯国省政策导向,研究吃透政策、主动对接政策,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争取我市重点项目纳入国家、省“十五五”规划盘子;向外,根据招商引资新形势转变新思路、完善新模式,制定完善招商引资工作考评办法,聚焦优势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以招商引资大突破带动项目建设大提升;向内,支持引导本地企业新上项目、裂变壮大,更好地助力副中心城市建设。
一竿到底干项目。坚持工作聚焦项目干、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绕项目转,建立清单化、项目化、实物化落实机制,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强化土地、资金、用能等要素保障,推动成熟项目快建设、争取项目快实施、招引项目快落地、在建项目快投产,以项目建设实际成效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在南阳大地澎湃起项目建设的热潮,推动着一幅幅“施工图”以最强决心、最大干劲、最快速度转变为“实景画”。
——牧原集团延链补链强链项目中牧牧原(河南)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项目施工现场,各种生产设备全部安装到位,绿化、亮化、水电等配套设施准备就绪,一个集兽药科研、生产、包装、仓储、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生物药业产业集群正向着未来加速奔跑;
——宛城区光电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一座座高塔挺拔耸立、挥舞长臂,一条条生产线开足马力、繁忙运转,一个个建筑施工工地机器轰鸣、热火朝天,一个集光电新材料、生物科学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及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于一体的百亿级光电电子新材料产业园区呼之欲出;
——唐河县智能传感器产业园艾礼富智能化生产车间建成投用后,预计年产智能传感器5亿支(套)以上,年产值可达60亿元以上。以艾礼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传感器产业链群不断培育壮大,“强芯扩链”的智能传感器生产高地在这里加速隆起……
经济航船行稳致远,重点项目既是“稳定器”,更是“推进器”。从高端装备制造到绿色食品加工,再到新型材料;从基础设施到现代服务业,再到社会民生,我市持续围绕“7+17”产业链群,全力谋项目、争项目、招项目、建项目,项目建设遍地开花,产城融合全面出彩,激昂奋进的活力场景振奋人心。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共签约项目676个、合同引资额2273亿元,镀邦光电产业园、艾礼富智能传感器、仲景食品南阳产业园、产投食品产业园、卧龙艾草产业园、柯丽尔医疗设施、千牧制药、中牧制药、联牧兽药等一大批项目竣工投产,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了高水平发展之“稳”,挺起了产业强市的脊梁。
建强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奔向新辉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市大力构建一流创新生态、搭建一流创新平台、培育一流创新主体、凝聚一流创新人才,今日之南阳,处处迸发着创新的澎湃活力、激扬着创新的动人乐章,一项项“硬核科技”如浪花般奔涌,每每令人惊叹。
利达光电主导的“车载抬头显示AR—HUD研发”和“车载激光雷达系统光学薄膜器件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破解了大口径自由曲面折反光路设计难题,车载激光雷达系统年产100万件(套)的核心光学薄膜器件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镀邦光电主导的“特种金属材料表面增强改性技术及工程化研究”项目,开发了特种金属材料表面增强改性技术,提高了易损部件的耐磨性、耐蚀性和自润滑性,打破了国外企业在高硬度类金刚石等超硬涂层镀膜行业的垄断……
还有,从牧原集团的“智慧养猪”到龙成集团的“特种钢板”,从卧龙电驱的“防爆电机”到飞龙股份的“电子水泵”……我市科学技术创新步履铿锵,得益于我市持之以恒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宛、人才强市”战略。
细细盘点刚刚过去的2024年,显而易见,这是科学技术创新取得累累硕果的一年,亦是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一年。全市上下聚焦“7+17”产业链群培育,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打造制造业创新发展新高地、科学技术创新策源地、科学技术人才聚集地和高水平区域科创中心。省科技厅发布的《河南省区域科学技术创新评价报告2024》显示,南阳综合创新水平位居全省第六名,较2020年上升了6位,是5年来全省进步最大的省辖市。
——提升平台能级,锻造“大载体”。牧原实验室纳入省实验室体系,牧元安粮年产3万吨异亮氨酸项目正式投产。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有序推进,西湖牧原合成生物研究院、南阳东方光微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实现实体化、常态化运行。全市现有科学技术创新平台1590家,院士工作站达5家、全省第三,规上工业公司研发活动“四有”覆盖率达75%。
——育强企业主体,壮大“主力军”。省创新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瞪羚”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稳居全省前列。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总量有望突破720家,新培育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6452家、居全省第二位,入库省创新型中小企业457家、全省第二。2024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5家。
——促进成果转化,打通“关键环”。2024年转化科技成果项目89个,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33亿元。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豫南分中心成功落户南阳,市林科院参与的“楸树和闽楠等乡土珍贵树种育种体系创新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南阳智慧岛建设在2023年度评价中荣获全省第一。
一个个逐“新”攀“高”的亮眼数据,真实记录着我市在科学技术创新道路上踏出的坚实步伐,彰显着坚定不移推进科学技术创新的决心与魄力,为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交出了一份活力涌动、动能澎湃的“科技答卷”。
项目云集,非一日之功。一个个重点项目“轻装快跑”的背后,是我市全力以赴抓落实、凝心聚力优服务的真实写照。
“不管是园区领导还是有关部门工作人员都经常到项目建设现场,看进度、问需求。有事给包联人打电话,很快就会上门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在南阳各产业园区,走进一家家企业、一处处工地,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稳定市场信心、激活经济发展动力的主要的因素。市委、市政府始终聚焦服务项目、服务民生、服务发展,纵深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一直在优化营商环境,让广大企业心无旁骛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
营商环境的突破跃升,源自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我市坚持企业至上、人民至上,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把市场主体在南阳的制度易成本降到最低;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客户服务日”活动,全力服务企业未来的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提质提速;全方面提升城市功能品位,构建特色鲜明、近悦远来、活力迸发的南阳;政策迭代升级,全力跑出优化营商环境“加速度”。
全面落实领导包联责任制。为了确认和保证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我市实行一名领导分包、一个专员服务、一个专班负责、一个方案推进、一个台账管理“五个一”服务机制。市级包联领导定期深入相关县市区,督导包联工作开展、问题解决情况,按照谋划项目“看储备”、计划新开项目“看入统”、在建项目“看进展”、开工项目“看效果”,逐项深挖问题根源、逐项提出解决方案、逐项明确有力措施,全力助推重点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如今,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形成,各种类型的市场主体如鱼得水,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支撑有力、基石牢固。
“太快了!第一次感受到了‘南阳速度’。”哈纳斯集团沪陕高速镇平服务区加气站负责人徐经理由衷地感叹。从与镇平县住建局第一次电话沟通到整体审批结束,企业只用了一天时间,跑了一次腿,这让项目开工足足提前了一个月。
截至目前,我市举办政银企对接活动656场次,为公司可以提供低成本融资84.45亿元。全市开发区储备产业用地1万亩以上,确保拿地即开工。建立重点项目联审联批机制,全面优流程、压时限,衡盛制药、高阻隔膜、承影高科等一批重点项目实现了“一天办四证”。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健康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助推剂”,更是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实现高水平发展的肥沃土壤。
在各项制度的有力保障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正以坚定决心和满腔热情,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河南天池抽水蓄能电站、仲景食品产业园、防爆集团绿色能源高端装备电机及驱控系统智能化等项目已投产达效,产投集团光电高端智能显示系统生产、中光学汽车智能光电研发及产业化等项目已竣工投产,方城县汉山水库、唐河航运、中源化学天然碱矿综合利用等项目正在加速推进,一批批重点项目正支撑着南阳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
行者方致远,奋斗路正长。抢抓机遇争政策、高质高效建项目、优化环境强保障、创新引领增动能,励精图治、干事创业,推动一个个重点项目由蓝图转化为施工图、实景图,南阳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大步向前,奋力谱写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崭新篇章。
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记者阚静文)“住手!”“抗争”“我们不想要这样的美国!”,超1000场,逾50万人参与……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签署最新的“对等关税”行政令,加之美国政府此前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引发美国国内及欧洲强烈抗议。连日来,多地民众走上街头,用行动表达不满与愤怒。
美国政府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后,苹果等美国科技公司股票跌幅明显。有外国机构指出,加征一定的关税可能会使苹果手机价格持续上涨30%—40%。美国加征一定的关税的代价是什么?通过对一部苹果手机组成的拆解,或许能够获得答案。
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总裁方大为6日在接受央视记者专访时表示,美国政府新关税政策的影响将是毁灭性的,不仅会使美国经济面临更加大的风险,引发的经济衰退更是对全球贸易体系的破坏。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总裁 方大为:我认为影响将是毁灭性的。
有车主欠费超4600元,多地发布路边智慧停车费催缴通知,拒不缴纳将被起诉
周女士反映年初她花了八十万买了一辆奔驰跑车上牌的时候才发现车是2022年生产的周女士在杭州从事“大健康”产业今年1月份她在杭州上城区下沙大道上的浙江之信奔驰4S店买了一辆橙色的奔驰AMG-GT50四门跑车说是取“心想事成”的寓意总价80万出头采访时她开来了这辆车说是在来的路上出了
人工智能时代,“AI算命”成了一部分年轻人的潮流。DeepSeek等AI模型超负荷运转,频现“系统忙碌”,而“AI算命”的结果,也多少左右了年轻人的心理健康状态。“AI算命”为何流行,契合了年轻人怎样的心理?怎样正确看待“AI算命”?
一说起减肥,不少热心人就会说少吃肉、少吃饭。浙江 27 岁程序员小林就这样做了,结果体重不仅未下降,体脂率反而大幅度上升。这是怎么回事?浙江 27 岁程序员小林身高 1.75 米,体重却达到 223 斤。为了减肥,小林告别了每天必喝的奶茶、炸鸡和烧烤。
潮新闻 记者 林婧 通讯员 李兢兢杭州越剧院 供图4月8日晚,杭州越剧院倾力打造的越剧新编古装戏《钟馗传》在杭州演艺·红星剧院首演。“越剧+钟馗”的全新尝试,带给观众一个不一样的“钟馗”!“世人皆晓钟馗事,驱邪斩祟传威名。谁知堂堂捉鬼将,原系终南一书生。
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0时,北京时间4月9日12时,白宫所谓的“对等关税”砸向全球数十个经济体。钢铝、汽车、芯片、大豆……都成为白宫的扫射目标,无一幸免。这场自诩为“美国优先”的贸易战慢慢的变成了一场“经济勒索”。